《登岳陽樓》原文|翻譯|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
唐代詩人杜甫的《登岳陽樓》原文及翻譯如下:
原文:昔聞洞庭水,今上岳陽樓,吳楚東南坼,乾坤日夜浮,親朋無一字,老病有孤舟,戎馬關山北,憑軒涕泗流。
翻譯:往昔聽聞洞庭湖浩渺之水,今日有幸登臨岳陽樓,湖面遼闊,將吳楚兩地隔開,天地仿佛在湖面上日夜浮動,親朋好友音信全無,唯有老病之身,乘一葉孤舟,戰馬在北方的關山之間奔騰,我倚著樓窗,淚流滿面。
賞析:《登岳陽樓》這首詩,杜甫以其深邃的憂國憂民之心,塑造了一個憂患意識濃厚的詩人形象,詩中不僅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慨,更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,詩人將自己的遭遇與國家的興衰緊密相連,使得全詩在歷史與現實、國家與個人之間,呈現出更加跌宕起伏、深沉動人的情感。
原文作者簡介: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號少陵野老,唐代著名詩人,被后人尊為“詩圣”,他的詩作內容豐富,情感深沉,尤其擅長以詩抒發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,對后世影響深遠。
《登岳陽樓》其一的思想感情
陳與義的《登岳陽樓》其一,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,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無常、世事變遷的感慨,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,詩中既有對壯闊山河的贊嘆,也有對個人命運的無奈,體現了詩人深沉的思想感情。
詩人在登上岳陽樓時,遠眺洞庭湖的壯美景色,心中涌起對人生沉浮的感慨,他感嘆自己萬里來游,卻仍望而不見,三年來歷經磨難,更是感到前途未卜,在風霜歲月中,詩人白頭吊古,對老木滄波無限悲嘆,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。
陳與義的《登岳陽樓》其一全文是什么?急考試中……
以下是陳與義的《登岳陽樓》其一全文:
洞庭之東江水西,簾旌不動夕陽遲。
登臨吳蜀橫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時。
萬里來游還望遠,三年多難更憑危。
白頭吊古風霜里,老木滄波無限悲。
天入平湖晴不風,夕帆和雁正浮空。
樓頭客子杪秋后,日落君山元氣中。
北望可堪回白首,南游聊得看丹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