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錄一覽:
登封地區(qū)的地理環(huán)境
地理環(huán)境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中岳嵩山南麓,介于北緯34°31′~34°29′,東經112°45′~113°15′,東臨新密市,西接伊川縣,南與禹州市、汝州市交界,北與偃師區(qū)、鞏義市毗連,市境東西長56千米,南北寬35千米,總面積1220平方千米。
登封市位于河南省北中部,地理座標為:北緯34°35’~34°15’,東經112°49’~113°19’。東臨新密,西接伊川,南與禹州、汝州交界,北與偃師、鞏義毗連。全市東西長58公里,南北寬36公里,總面積1219平方公里。 通過登封市區(qū)的有三條小型河流:少溪河、書院河及五渡河。
登封位于鄭州西南約70公里,北依嵩山,南瀕潁水,風光秀麗,山河壯美。登封“天地之中”歷史建筑群即分布在登封市境內的嵩山盆地之中。 登封境內的嵩山是中國歷史名山,居五岳之中,其主體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,海拔在300米到1512米之間,總面積14940公頃。
地理環(huán)境與自然資源登封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交通便利,距離各大城市僅一小時車程。作為古都洛陽的西大門,轘轅關的險峻山勢,既是歷史的見證,也是戶外愛好者的天堂。這里的地形地貌獨特,山地丘陵間,風大而富有韻味。然而,登封的自然資源并非盡善盡美。
...請結合材料,向游客解釋為什么把登峰稱為‘天地之中’
1、水長的大理石墻風化,形成了各種精致細膩的牛奶鐘乳石柱的水,混合,和一些薄的筷子,有的厚作為支柱,掛壁,光彩奪目,蔚為壯觀,各種牛奶柱晶清晰,波光粼粼,這類似于游客進入水晶宮,大量的牛奶柱看起來像童話,傳說中的故鄉(xiāng)人一樣,喜歡的對象,像動物一樣,千奇百怪,奇妙無窮。
2、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后,以“嵩為中央、左岱、右華”,為“天地之中”,稱中岳嵩山。嵩山又分為少室山和太室山兩部分,共72峰。海拔最低為350米,最高處為1512米。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,高1497米;最高峰連天峰位于少室山,高1512米。
3、后來又一首寄兄弟與妹妹的七律,也寫得較好,歷來為人稱道,詩云:“田園寥落干戈后,骨肉流離道路中,……共看明月應垂淚,一夜鄉(xiāng)心五處同。”從這些詩中可見白居易當時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感受。從他家骨肉分散的情況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動蕩不安、人民流離失所的程度。白居易的少年時代,就是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度過的。
4、峰頂為一平臺,古代文人雅士常登峰攬景,吟詩作畫,飲酒撫琴,故有琴臺之稱。
5、⑥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可供回收利用的物資,包括黑色金屬、有色金屬、塑料以及一些能再利用的零部件等。有資料表明,電子產品化學組成中,金屬、橡膠塑料及玻璃材料約占90%以上。以電腦印刷電路板 為例,其中含有銅、鋁、鎳等普通金屬及金、銀等貴重金屬。
6、蘇軾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,又字和仲,號“東坡居士”,世稱“蘇東坡”。漢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,北宋時為眉山城)人,祖籍欒城。北宋著名散文家、書畫家、文學家、詞人、詩人,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。他和父親蘇洵,弟弟蘇轍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的“三蘇”。蘇軾是蘇洵的次子(蘇洵長子夭折)。
登封為什么被稱為天地之中
1、沒有聽過登封還有個別稱叫天地之中的,不過人們之所以這樣稱這座城市,也許是因為登封有一處文化古跡叫做‘天地之中’歷史建筑群,而且這個建筑群已于2010年8月1日7時43分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,被載入了世界文化遺產。
2、在中國人的早期宇宙觀中,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,而天地之中心則在中國中原,中原的核心則在登封一帶,登封的嵩山是天地的中心。中國早期王朝將這里作為建都之地,以象征皇權神授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從周武王開始至清代末年,中國歷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、祭祀、封禪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。
3、一,世界文化遺產(Cultural Heritage)專指有形的文化遺產,和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另一項“非物質文化遺產”完全不同。而登封“天地之中”,是一個古建筑群,是屬于世界文化遺產里的一部份。
登封天地之中的登封天地之中申遺始末
登封天地之中入世遺 中國先民宇宙觀西方認可 2010年08月01日11:33中國新聞網北京時間8月1日早上7點40分,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,作為中國今年唯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鄭州登封“天地之中”歷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嵩山歷史建筑群還將繼續(xù)努力。 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宣布,來自中國河南的登封“天地之中”歷史建筑群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,至此我國世界遺產已達39處,世界文化遺產26處。
沒有聽過登封還有個別稱叫天地之中的,不過人們之所以這樣稱這座城市,也許是因為登封有一處文化古跡叫做‘天地之中’歷史建筑群,而且這個建筑群已于2010年8月1日7時43分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,被載入了世界文化遺產。
登封“天地之中”申遺的內容主要是8處11項,中岳廟、太室闕、啟母闕、少室闕、會善寺、嵩陽書院、嵩岳寺塔、少林寺常住院、塔林、初祖庵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