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錄一覽:
- 1、浙江省樂清市白石鎮的來歷
- 2、白石鎮的歷史沿革
- 3、白石鎮簡介
浙江省樂清市白石鎮的來歷
1、白石地處山區與平原交接處,歷來為山貨、手工業品和海鮮產品的集散地。白石一年一度的農歷三月初十傳統集市,歷時一周,農歷三月初十為高峰期,據統計,今年三月初十一天,上市人數20萬人次,參加交易的商品攤鋪達1400余家,商品成交額近3億元。
2、白石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,當時名為白石鋪和馬家堰。在光緒十二年,這兩個地方被劃歸為九都。進入民國時期,白石鋪和馬家堰分別歸屬東鄉東三區,區機關設在茶園鋪。民國三十一年,它們合并為花萼鄉,鄉公所設在花門樓,隸屬于中路鋪區,區公所位于中路鋪。
3、白石鎮的名稱源自其駐地的自然村。歷史上的變遷清晰可溯:1948年,隨著解放的到來,它被納入管轄。1958年,白石地區隸屬于燈塔公社,而到了1962年,成立了專門的白石公社。1984年的行政區劃調整中,白石鄉應運而生。1997年,這個區域的總面積達到了50多平方千米,人口大約為8萬人。
4、位于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的白石鎮,坐落在柳市平原的東北角,是柳市八鎮之一。它與柳市府前廣場之間相距大約5公里,信息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,最終數據以該地圖為準。白石鎮占地總面積49平方公里,是一個人口約3萬的小鎮。
白石鎮的歷史沿革
白石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,當時名為白石鋪和馬家堰。在光緒十二年,這兩個地方被劃歸為九都。進入民國時期,白石鋪和馬家堰分別歸屬東鄉東三區,區機關設在茶園鋪。民國三十一年,它們合并為花萼鄉,鄉公所設在花門樓,隸屬于中路鋪區,區公所位于中路鋪。
白石鎮的名稱源自其駐地的自然村。歷史上的變遷清晰可溯:1948年,隨著解放的到來,它被納入管轄。1958年,白石地區隸屬于燈塔公社,而到了1962年,成立了專門的白石公社。1984年的行政區劃調整中,白石鄉應運而生。1997年,這個區域的總面積達到了50多平方千米,人口大約為8萬人。
白石鋪、馬家堰始名于清代,在光緒十二年被劃歸為九都。民國初年白石鋪、馬家堰被劃歸東鄉東三區,區機關駐茶園鋪。民國30年白石鋪、馬家堰并稱為花萼鄉,鄉公所駐花門樓,隸屬中路鋪區,區公所駐中路鋪。解放后1953年白石鋪設立為區級鎮,轄18個鄉并設立馬家堰為鄉級鎮,隸屬白石鋪區。
鄉以駐地自然村命名。1948年解放,1958年屬燈塔公社,1962年成立白石公社。1984年改為白石鄉。1997年,面積50余平方千米,人口8萬人,2010年7月撤鄉建鎮。
下白石鎮,原名黃岐,其名緣起于黃氏宗族最早在此地定居。據歷史記載,早在唐代,三江口(官井洋)設有稅局,管轄長溪縣的鹽田港(即三溫府)以及寧德縣的銅境港(八都港)和黃岐港。這一時期,它與閩侯的閩安鎮、閩清的水口鎮和福清的??阪偛⒘袨楦V莞乃拇蠓比A名鎮之一。
年,陸地面積107平方千米,水域面積59平方千米,人口2萬。唐代在三江口設立稅場,后移駐黃崎鎮,東管長溪口的溫麻(鹽田)港,西管寧德縣的銅境(八都)港,中管黃岐(下白石鎮)港。明弘治間白石巡檢司遷此,遂改名下白石。
白石鎮簡介
白石鎮,位于中國廣東省北部的山區地帶,屬于石灰巖地貌,其地理信息來源于百度地圖,具體數據以該地圖為準。該鎮東鄰樂昌市的兩江鎮,南接慶云鎮,西與黃圃鎮相鄰,北邊與湖南的文明、里田鄉相連,總面積達到73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高度為560米。
位于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的白石鎮,坐落在柳市平原的東北角,是柳市八鎮之一。它與柳市府前廣場之間相距大約5公里,信息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,最終數據以該地圖為準。白石鎮占地總面積49平方公里,是一個人口約3萬的小鎮。
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,白石鎮坐落在云龍縣的北部邊界,它的東邊與劍川縣相鄰,北側通向蘭坪縣,西界則是檢槽,而南部則與長新接壤。這里的地理坐標為東經99°18至99°33,北緯26°7至26°13,白石鎮的地域范圍東西方向跨度達到106公里,南北方向的縱距則為265公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