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秦中吟十首》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,由十首詩歌組成,這些詩作以其深刻的社會批判和生動的藝術表現力,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瑰寶。
在《秦中吟十首》中,白居易以銳利的筆觸,描繪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病,首篇《議婚》對貧家女子難以出嫁的境遇表示同情,第二篇《重賦》則揭示了無名稅帶來的流弊,第三篇《傷宅》諷刺了那些熱衷于建造豪華宅邸的豪門貴族,而第四篇《傷友》則對“苦節士”凄慘的生活表示感慨。
《秦中吟》十首作品,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,更是對黑暗勢力的有力抨擊,具有極高的批判價值,與杜甫的詩歌齊名,白居易在《與元九書》中提到:“聞《秦中吟》,則權豪貴近者相目而變色矣。”可見其作品的影響力。
《輕肥》白居易唐詩鑒賞
《輕肥》是白居易另一首著名的詩作,通過對宦官生活的描繪,諷刺了唐代政治 *** 的現象,詩中運用了明快的語言和和諧的音節,讀來氣勢磅礴,特別是對“溢”、“羅”、“擘”、“切”等字的運用,使描寫生動形象,體現了白居易在遣詞造句上的精湛技藝。
詩中“意氣驕滿路,鞍馬光照塵”等句,生動地描繪了宦官們驕奢淫逸的生活,白居易以詩人的敏銳洞察力,揭示了唐代政治 *** 的根源之一——宦官專權。
《秦中吟》不致士中“掛冠顧翠錗,懸車惜朱輪,金章腰不勝,傴僂入君門...
《秦中吟》中的《不致仕》一詩,通過諷刺那些“愛富貴”“戀君恩”而年高不退休者,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深刻批判。
詩中“朝露貪名利,夕陽憂子孫,掛冠顧翠錗,懸車惜朱輪,金章腰不勝,傴僂入君門。”等句,生動地描繪了那些貪戀權勢、不顧民生疾苦的官員形象。
秦中吟作品鑒賞
《秦中吟十首》中的詩作,不僅具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意義,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。《五弦》、《歌舞》、《買花》等作品,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描繪,展現了白居易高超的藝術技巧。
白居易在《秦中吟十首》中,通過對朱門車馬、豪華宅邸的描繪,與無辜囚犯凍死獄中的對比,深刻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公。
《病中書事》白居易詩
《病中書事》是白居易在病中創作的一首詩,詩中“風痰欲雨生”一句,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病中的感受。
白居易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,以及對民生的關懷,這首詩體現了白居易作為現實主義詩人的藝術追求。
秦中吟作者簡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與杜甫、李白并稱為“唐代三大詩人”,白居易的詩作以其深刻的社會批判和生動的藝術表現力,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白居易在詩中關注民生疾苦,反映社會現實,對黑暗勢力進行抨擊,他的代表作《秦中吟十首》和《新樂府》等作品,至今仍被廣大讀者傳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