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留得殘荷聽雨聲”這句話的出處及全文
“留得殘荷聽雨聲”這句詩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《永遇樂·夜宿燕子樓》,全文如下:
山抹妝柔夜色淡,何似窗前淚燭光?
一時撫枕需依舊,只是時光不再長。
殘荷聽雨聲如舊,燕子樓空獨徘徊。
月下憑欄誰與共,人生何處不凄涼。這句詩也出現在唐代詩人李商隱的《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》中,全文如下:
竹塢無塵水檻清,相思迢遞隔重城,秋陰不散霜飛晚,留得枯荷聽雨聲。
“秋陰不散霜飛晚,留得枯荷聽雨聲”是什么意思
這句詩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,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。
“秋陰不散霜飛晚”意味著秋天陰霾的天氣久久不散,霜降的時間也來得晚,這里的“秋陰”和“霜飛晚”都暗示了季節的蕭瑟和凄涼。
“留得枯荷聽雨聲”則描繪了一幅枯萎的荷葉在雨中搖曳的景象,這里的“枯荷”象征著生命的凋零,而“聽雨聲”則傳達出詩人在孤獨中尋求慰藉的心情。
整句詩通過對比秋天景象的凄涼與詩人的孤獨,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。
“留得殘荷聽雨聲”是什么意思
“留得殘荷聽雨聲”這句詩意味著在生命的凋零中,仍能找到一份寧靜與美好。
“留得”表達了詩人對殘荷的珍惜,即使它已經枯萎,但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。
“殘荷”象征著生命的脆弱和短暫,而“聽雨聲”則傳達出詩人在孤獨中尋求慰藉的心情。
整句詩描繪了一種在凄涼中尋找寧靜與美好的心境,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和美好。